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EIZO FG2421使用感想

這幾年,歐美遊戲玩的愈來愈多,日本遊戲玩的愈來愈少
除了少數主機獨遊戲,大部分歐美遊戲都有出在PC上
同時新生代主機的規格也愈來愈差,用PC的日子會更多
雖然PC GAME可以接電視打,但電漿電視不適合打許多遊戲
液晶電視不開GAME MODE殘影多,開了GAME MODE延遲多

剛好之前的螢幕ACER P243w,五年多用下來顏色也退的蠻厲害的
既然是時候換螢幕了,一直在找時機換好一點螢幕
買這台的理由在:

1、SHARP新型面板,10BIT(8BIT+FRC)面板抓8BIT配色,真正8BIT

2、半霧面處理(我討厭亮面的、也不喜歡太霧面的)

3、螢幕收120Hz訊號,有240Hz背光掃描機能

4、EIZO有五年保固

顏色方面
我拿到這台面板顏色頗均勻,連角落的顏色都是
色階表現也無疑問地比上一台平順
就是色溫方面,感覺預設值太偏紅(低色溫)
選單裡的6500k看起來明顯偏紅黃,
關掉色溫功能的色溫後就比較正常些

動態解析度方面
一般收120Hz訊號時,畫面感覺有比之前的60Hz順
再開240Hz模式,真的有點CRT的味道
特別是邊緣的平滑感。不過開跑馬燈來看,從黑底到灰字的話殘像感比較大些
果然VA面板的罩門就在暗部反應時間?
開了240Hz,背光掃描下我是感覺不到閃爍感,EIZO調光調的不錯
同時亮度下降的也不嚴重,很有實用性的功能

就延遲方面
很意外地和我上一台陽春型螢幕差不多
本來我以為開240Hz,多了一道處理,延遲會比較大。
但是開240Hz測反應時間,和沒開差不多
開了後對大物件的反應時間,反而更快…我以前沒這麼輕鬆可以在0.2秒以內的
有這功能後常常是0.19x、0.18x

整體來說,算是相當滿意
液晶電視因為卡在60Hz訊號,所以要弄240Hz,延遲本身就會比較多,加上大小帶來的影響
雖說買這台的錢已經可以買一些3x~4x吋的液晶電視了
但是實際上拿來打pc game,就延遲和動態清晰度上來說,弄這台我想還是比較好的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從西野カナ看ミドルボイス、ヘッドボイス、ミックスボイス

在日本樂壇,21世紀後出道的能賣出成績、走紅的人很少
紅過的人當中,有歌唱天份的或是很會唱的又更少
而西野カナ剛好就是有天份又紅過的幸運兒
據說當年是她媽媽擅自替她報名唱片公司的徵選
從四萬多個名額中勝出,贏的出道的機會
於是08年出道,到10年靠唱失戀歌曲走紅
對多數人來說,ミドルボイス是現代歌唱中最難學的東西
西野カナ在紅的當下,可謂是以ミドルボイス的力道見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_WmaPNna-4

1分多開始的
嬉しいこはふた分で        Eb5
顏上げてよ わたしがいるよ   E5

那個り雖沒唱準,可是能放這麼多力道到D5附近的閉口音
對我來說真的是嘆為觀止啊

當然有些人會懷疑說,她天生聲音比較高
但西野カナ的ミドルボイス聲區差不多是落在B4~E5
記得她演唱會唱有時候B4附近會抖一下(是沒有絢香唱爛的時候那麼抖啦…)
和一般女性平均值差不多,不同的是她先天就知道怎麼用ミドルボイス
所以高音有多數女性缺少的力道和真音感
也因為聲音主要是偏向ミドルボイス,假音(ファルセット)很弱
有些人ミドルボイス很強,但是假音表現就不怎麼樣,她就是這一型的。
是所謂沒有ミックスボイス(啥真假混音),就先有ミドルボイス的範例
這也是ミドルボイス,不同於胸聲的真聲(M1發聲)特別的地方(註1)

回頭看她剛出道的時候
正式出道單曲「I」和前期的單曲「Style」(註2)
「I」的D5是唱的一般了點,不過從「Style」也聽的出來
出道時她就有ミドルボイス

這種偏向ミドルボイス的唱法大概到11年尾
「たとえ どんなに…」副歌C#5、Eb5連發
「SAKURA I LOVE YOU」大副歌E5連發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1NjUxNTQ4.html

一來高音實在放的太多,二來她唱歌時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感覺出她有負擔
那時不少人都怕她這樣唱下去,哪天聲音會出問題

到了12年年中,她開始唱的比較收斂,高音擺的比較少
年尾的「Always」,高音密度有回來些,但是聲音開始放輕,偏向ヘッドボイ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xNTUzOTE2.html

強い気持が あれてくる E5

E5的ミドルボイス還是出的來,就是愈來愈少用
13年的新單曲大體上維持上述的使用邏輯
偏向ヘッドボイス讓她的音域和唱法又擴展了些
像「BELIEVE」就唱到F5,最近的「さよなら」唱了不少她以前不太唱的長音

日前她受邀上Mtv unplugged唱了幾首歌,這首「淚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bwDXURl-K0
足見隨著持續地使用ヘッドボイス,假音的品質提高了
現在可以唱的剛柔並濟些,
有些人可能會說,她開始用ミックスボイス,這話雖然不能說錯
不過一般對ミックスボイス的定義,是從指整個聲區的連貫性來看
可以說是一種靠著放輕聲音,讓唱的人從低音到高音的音域遊走,不用特意切換的唱法
這種用輕柔的チェストボイス,銜接中高音區的ヘッドボイス
才是標準的ミックスボイス
但西野カナ的情況我認為比較像是,ヘッドボイス加ミドルボイス加チェストボイス間調整


不管怎說,看她今年12月上FNS唱的ALWAY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0MDk5NzAw.html
一樣的歌,2:30左右那個E5的 ミドルボイス
年底時她已經可以在臉上掛著一點笑容唱了
整體來說,她的唱功比她當年紅的時候進步蠻多的,也愈唱愈安全
除非日後她做出很勉強的行為,像感冒後還連續開唱數天
不然我想她的聲音大概可以唱個多年都不會壞

註1:
個人練唱前胸聲(チェストボイス)只到F#4
練TVS後E4開始切頭聲唱(ヘッドボイス)到F#5
那時唱C&A那些一直唱E4、F4、G4的歌只覺得真麻煩
要一直切換聲區,聲音又很虛。直到今年底我才知道拿來唱歌的ミドルボイス是什麼東東。
ミドルボイス基本上是延續胸聲的感覺在唱。唱起來感覺和純胸聲是異中有同。
而不像是切到ヘッドボイス會完全換個感覺。
如果把真音放很強,用ミドルボイス唱到一定音高也是要切換成ヘッドボイス
我目前大概到Bb4左右可以用ミドルボイス,B4以上真的是很想切成ヘッドボイス
把聲音放輕的話就可以很輕鬆的一路上去,的確是不太需要刻意切換
我認為從低到高放輕聲音的唱法才是ミックスボイス。

註2:
西野カナ前期的風格我覺得比現在討喜多了
不過多數歌手會維持走紅時的路線,唉……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LRFF13 全破小感

系列作三作,世界觀和角色定位變來變去,劇情非常不穩定的作品
嗯…我玩過的好像就這個
從遊戲內對話也感覺的出,劇情受現代日本動漫文化荼毒頗深…

LRFF13作為系列完結篇來說,對於老玩家的服務不太週到
初代六位主角中有全新造型的只有雷光和冰雪,誠意不太足
雷光有一堆衣服換造型,別的角色啥都沒…

大概是經費很低的關係吧,遊戲畫面蠻慘的
特別是場景貼圖遠不如初代,比PS2遊戲好些而已
要說進步,只有實機畫面的人物,和人物的表情做的好而已
實機人物和初代相比倒是進步不少

幸與不幸,13系列是靠戰鬥樂趣撐起來的
這代就只能控雷光,玩法又修的更偏動作些
剛開始的時候角色能力值真的差,加上NORMAL難度回復手段少
打小兵都不能掉太多血,攻擊、防禦、閃躲要確實
有些敵人還要非常確實地打才打的贏
像主要任務裡的BOSSガイアス,死按著防禦減傷,八九成滿的血量都會防到死…
要儘量在最正確的時機按防,靠完全防禦將部分傷害無效化才活的下來
我第一次打贏他的時候,招式都有防住,部分完美防禦還是在瀕死狀態下打贏…

不過這片終究是RPG,能力值起來之後,除了部分大型怪、隱藏迷宮的王和究極獸
不會太難打,我全破前又回去打了一次ガイアス,無腦打就過了…
需要能力值才能好好打的就隱王和究極獸
隱王是打的愈久後面隕石會愈來愈多,沒防好中一顆就被接死一次
究極獸是直接不理你跑掉

因為這遊戲要撐能力值就是要解任務
一輪解完了沒任了,要加能力值只能續開第二輪…某方面來說比練級還麻煩
半強迫解任,技能打怪找怪掉再來合成
有點玩線上RPG的感覺…

加上主角是我覺得最沒搞頭的雷光
若是牙、香草或是冰雪當主角,我會比較想玩第二輪
感覺鳥山做這代只是想扶正在初代很沒有存在感的雷光,唉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遊戲虛榮心與現代資本主義時代

昨兒個和朋友聊天,聊到了英雄聯盟官方赦免代打的事
那時我心裡就想,事情的根本是在建構玩家虛榮心的問題
代打牌位的確會破壞這個虛榮心價值,因為請代工這事讓人想起
不需要自己練成高手,錢就可以滿足虛榮心
讓人從遊戲世界的標準(牌位高就是行),硬生生被拉回現實生活的標準(有錢才是王道)
對於想浸淫在前者價值的人來說,當然不會高興
 
另一個問題,可能也是問題真正的癥結
在於代打降低了靠虛榮差別他人的「威信力?」
現代資本主義時代,奉行一定標準從差別中產生歧視
再從歧視中進一步產生差別,好像是現代社會顛簸不破的唯一價值
而在英雄聯盟的世界裡,奉行的標準是牌位
牌位高的才有真正人權,看不起牌位低的
有權肆意指使隊友和搶頭(?)
完全演譯了現代社會從歧視產生差別(牌位高的才可以XXX)
再從差別來讓人產生歧視(爬上去的話,我也能XXX)
而代打的存在,會讓人想起一場場的臨場表現才是真的
中高階的看到別人一場打不好打,每每就是懷疑他人代打買分
歧視的標準開始鬆動,無法建構穩固的差別和虛榮心了
 
和朋友的對話,我發現他是要建構一個他認為合理的差別系統
雖然他主要說代工打破壞遊戲體驗
請中高階代打爬低階帳號虐人很可惡
高階場被代打上來的雷爆很無言等等
但真要從這點出發,主帳號爬不上去的人,開別的帳號虐新手的事
和高階場有人擺明是來戳或是來練角的事
也是破壞他人遊戲體驗,也該有人管一管才是
但是很明顯的事實是,這些事沒人想管,也沒辦法有效地管
很簡單的道理,推到代打事件上,我想是一樣的
只是沒人願意承認,代打本來就很難管
就我來看,根本也沒必要管的事實
代打突顯了牌位的本質就是虛的東西
讓人更了解這東西本來就是空的
只是遊戲公司讓玩家一直在遊戲裡打轉的方法而已

我上PTT的LoL版一直覺得很奇怪
徵人一起排幫打升階賽OK
但是妹子要是雙排排到段位很高
一樣都是靠人打牌位,妹子卻往往要被人酸
還有自己可以開小號虐人,但別人不能找代打虐我等等
類似的案例履見不鮮
有句話說,吃不到葡萄的說葡萄酸,即便這葡萄是虛的
但在意這東東的人還真不少,難怪這遊戲紅?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練唱系統的效率

從TVS、CVT、KTVA看過來
得這些系統給的資訊都是很有用的
可是就實際練習,特別是新手自主單練來說
CVT的練習材料太少
TVS的onset很有用,siren練習也很有效,可其他音階練習的目的性就比較低
KTVA就真的是明確很多,自主練習教材分三階段也讓人比較有目標
不過就算是這樣,每每換更進階的練
這種「我以為我已經懂了,但是事實上還是有哪不對」的事一直在發生
我練KTVA第三階,頭一天真的是太累了,累到讓我覺得一定有什麼做錯的地方
後幾天修正一下,感覺才稍微正常些
但前面就算是做錯或是做的不完全對,也是有收穫的

就我個人經驗
有效率的單練系統,是一個比較不容易做錯
而且即便是做錯了,還是能讓人從中有所收穫的系統
在網上偶爾看的到,有些人照某系統練了半年一年都沒什麼成果
相對的,我練TVS或KTVA,起先大概一週或是十來天就感受的到不同了
KTVA更是往上練一階過幾天又有新的感覺
我並不認為是因為我比較懂或是有啥天份
而是有些練習課程安排的讓人比較容易做錯
而那些練習如果做錯了,很容易讓人完全沒收穫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PANASONIC正式宣布停產電漿電視

半年多前,有人和我在網路上吵說該公司不會停下電漿生產線等等等
果然哥猜的才是對的啦,哈哈哈
特此留一篇當作戰勝紀念品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892499&type=%E5%9C%8B%E9%9A%9B

作為一名電漿電視的使用者(還買了兩台)
對這消息雖然感到有點遺憾,但倒沒怎麼惋惜的感覺
電漿電視的缺點其實也是蠻明顯的(動態畫面三原色分割、電壓上限讓顏色失準)
特別是對接電腦使用、和常看博斯網球台的人來說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換聲區、聲帶振動模式、聲帶肌肉與真假音

一、影響人感受到換聲區的要素

1、聲帶大小

聲帶愈大、愈厚,會影響聲音的基頻(fundamental frequency
平均成年男性的基頻約125Hz,成年女性的基頻在210Hz,而小孩子在300Hz
和聲帶短薄的相比,聲帶較長厚者,唱一樣的音高,需要額外更多聲帶肌的作用
需要更多的協調。

2、母音

聲音的基頻(H1)、倍頻(H2)和母音的第一共振鋒(F1)第二共振鋒(F2)
是決定聲音品質、和聲音持續性的一大要素
一般典型的洪亮胸聲,看波型H2會比H1更強,F1是聲音的主要共鳴器

母音是影響共鳴策略,同時也是影響換聲策略的一大要素
同樣是由低唱到高
閉口音的換聲區,會比開口音來的早
像ee母音(日文的い),換聲區就比eh(類似え)來的更快
閉口音的換聲區容易來的比較早,是以同樣的音高,特別在換聲區前後的音
閉口音常常會感覺比較難唱

個人經驗
以往用eh母音練習時,換聲區約在E4左右,那時我想自己是男中音
可換成ah母音後,換聲區變到G4附近
而照Ken Tamplin的說法,我似乎是個男高音,因為我到G4才起用第一個母音變化
我之前唱eh在E4左右有換聲感,並不是因為聲帶運作機制在此必須轉變
而是聲音的共振鋒和波型關係,就一般男性來說EH母音的F1在660Hz
在一般胸聲聲音的H2是高於F1的,所以在E4(329Hz)左右
聲音的倍頻(329x2=658Hz),會漸漸超過F1的中央
所以要順點唱,就必須改變共鳴策略(換聲感)
而閉口音之所以難唱,原因也在先天上閉口音會有比開口音更低的F1
讓H2和f1的關係更難維持

3、共鳴腔大小

這點和母音是有連帶關係的
共鳴腔愈大,聲音的共振鋒會愈低,共鳴策略要改變的音高也會偏低
共鳴腔較小的,聲音的共振鋒會愈高。平均上來說,即便男女使用相同的策略
因為男性先天共鳴腔比女性大約20%
女性可以把一樣的狀態帶上比較高的音高

二、聲帶振動模式(M0、M1、M2、M3)

大致上來說
M0相當於VOCAL FRY、M1相當於CHEST
M2相當於HEAD、M3相當於WHISTLE REGISTER的振動模式
一個人發聲時,是處於四種模式中的一種模式
各模式間的交界處沒有單一切換點,而是有重覆的地帶

這個分類是靠EGG測,聲帶被吹開、和靠合回來的時間比例來分類
聲帶發聲時被空氣吹動,有被吹開的週期(the open quotient),以下簡稱Oq
與聲帶靠合回來的週期(the closed quotientt),以下簡稱Cq
Cq週期的比例對於聲音有多少metal,有很大的影響
典型的胸聲Cq很高,因為聲帶處於厚實、有良好閉合的狀態
典型的高音假音Cq值很低,因為聲帶被拉的細長、沒閉合又留不住氣
這個分類是靠Cq佔發聲時的比例的改變來分類
舉例來說,一個人從低音往上爬音階,拉到一定音高後
到了Cq必須明顯下降否則難以往上發音時
那個點就是M1和M2切換點

有一點必須要說明的是,光是看Cq是看不出來聲音究竟是M1或是M2
M1的Cq可能佔振動時的30%~80%,M2的Cq可能只有10%,但也可以到60%
舉例來說,在M1(胸聲區)把聲音放輕用假音時,聲帶開掉,Cq值會明顯降低至30%
在M2(頭聲區)加很多的twang配合高喉位,Cq值可以到50%
乍看之下,M2聲帶關起來的時間,還比M1多
但這是因為發聲方式不同的差異
同時也是M1、M2分類方法學上的盲點(不能單憑Cq值分類)
所以CVT直接以聲音品質、metal來分幾個主要模式
full metalic模式overdrive、edge
half metalic模式curbing
less metalic模式neutral

就CVT的方法學來說,overdrive和edge
聲帶振動時的Cq值比例會比neutral來的高許多

現代歌唱,有麥克風和儀器可以利用、調整聲音
所以用M0去唱M1(有更多低音,但聽起來並不是完整週期的發聲)
也可以用M2去頂替M1,讓兩者界限不明顯(調eq,靠麥克風)
以CVT方法學來說最簡單的易行的法子就是neutral without air
從輕的胸聲(M1)切到輕的頭聲(M2)

重點是
M1和M2切換點,固然受先天條件影響,但是和處理聲音的方式有莫大的關係
有的唱法是沒有要切換的,或者說比較晚切換,像CVT的Overdrive(要維持M1)
我也是個人為什麼喜歡使用M1、M2等用語的原因
因為用不同的方式處理聲音,換聲點是不同的

像現代歌唱有些人有晚換聲的傾向
而聲樂男高音(tenor),為了回避聽起來不太優雅、像吼叫的聲音
是較早換共鳴策略的(換聲)
共鳴器雖然會從F1轉移到F2,但是研究顯示聲帶的發聲機制仍是M1
保持M1直通到A4~C5
但即便是如此,聲樂依唱者分類不同,使用聲音的法子也不一樣
照Franco Tenelli的說法,
dramatic bari-tenor(他本人)可以有C3~C5無換聲區的chiaroscuro voice
full lyric tenor(Pavarotti)在F4左右會開始cover聲音,進入chiaroscuro voice
C3~F4是chest voice,高音換成chiaroscuro voice
Spinto tenor(Corelli)會在G3左右進入chiaroscuro voice
Spinto的聲音比lyric tenor暗實,但就Corelli的情況他可以把聲音推到C5
只是低音(C3~F3)是schest voice,而非chiaroscuro voice
某方面來說,可以說他是G3換聲(M1 mix)



三、聲帶主要肌肉

可參考此網頁的圖片
http://www.ncvs.org/ncvs/tutorials/voiceprod/tutorial/cover.html

1、閉鎖肌(thyroidtenoid muscle),簡稱TA肌

TA肌的作用,是聲帶前後往內集中閉合,縮短聲帶並讓聲帶變厚
是M1聲區的主導肌群
在這個區段,照NCVS的說法,聲音是藉TA肌把聲帶抓緊,得來厚實的聲音
類似用手壓短吉他弦可以提高音高
TA肌和聲音的Cq週期有很大的關係

2、伸展肌(cricothyroid muscle),簡稱CT肌

CT肌的作用,和TA肌剛好相反
是將聲帶往前後拉長,靠拉緊聲帶來拉高聲音的基頻
被認為是M2聲區的主導肌肉
在這個聲區,音高是靠著把聲帶拉長來提升
類似把整條吉他弦拉細拉緊,來調音高
聲帶愈大、愈厚的人,唱高音需要更多的CT肌肉
讓M1、M2間CT肌和TA肌的平衡更難

3、TA肌與CT肌與M1、M2

http://www.ncvs.org/ncvs/tutorials/voiceprod/tutorial/voluntary.html
照NCVS機構的研究
chest register(M1)是TA肌為主、CT肌為輔的機制運作,聲帶是整條振動
聲音偏暗、實
head register(M2)是CT肌為主、TA肌為輔,聲帶是邊緣振動,聲音偏細、亮
falsetto是完全沒有TA肌作用,只有聲帶邊緣的「外層」振動
聲帶肌肉的活動狀況和M1、M2分類有密切關係

延續上面的例子
Corelli和Pavarotti唱Di Quella Pira
http://youtu.be/xDHSFxVbMWc?t=5m10s
http://youtu.be/ZifAhqGS9x0
當他們唱最後壓軸的C5長音(AH和EE)時,是整條聲帶在振動的狀態(M1)
(即便是在CT肌拉長的聲帶,TA肌仍能將聲帶集中、維持聲帶厚度)
而非僅邊緣(部分)振動的狀態(M2)
(TA肌作用明顯小於CT肌,聲帶被拉細的作用大於被TA肌集中的程度)
聲音像是亮的胸聲,而非亮的頭聲
如果要堅持混音的說法,即便是混音也是有M1為主的M1 mix,和M2為主的M2 mix之差
非M1 mix即M2 mix。聲樂男高音是用M1 mix。
就Pavarotti的例子,可以說聲音在F4左右從M1切成另一種M1(M1 mix)


四、一般男性常見的換聲區問題的癥結何在?

 1、胸聲→假音的狀況
多數人一開始只會也只有TA肌主導的聲音
音高是隨著緊繃的TA肌而來,唱的愈高、喉嚨與聲帶愈緊
緊到不能再緊的時候,要再上去聲音要放掉TA肌,往往變成全CT肌作用的狀態
所以會從胸聲變成典型的假音

2、初期頭聲(CVT neutral without air)難以建立的原因?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多數人有抗拒聲音改變的傾向,不想要換個感覺的聲音(改變共鳴)
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天份的初學者,在M2區很難在CT肌主導下,同時保持一定的TA肌活動
純CT肌作用的情況,聲帶本身完全沒有向內集中的力量,很難留的住氣,Cq值高不起來

3、M2(頭聲)太虛,不太像真音、像強假音的原因

共鳴腔變化太大可能是原因(喉頭過高)
但另一大原因是聲帶發聲期Cq值偏低
要提高Cq值的法子有

a、啟動TA肌
當然唱的愈高,CT肌要將聲帶拉的愈長愈細
TA肌將聲帶縮短拉厚作用的空間會愈來愈小
過度偏向TA肌,會讓CT肌難以將聲帶拉到需要的程度
會讓音高上不去,唱不準


b、啟動twang

twang是靠會厭軟骨往後動的動作,將聲帶後邊的結構往前靠
這個動作會幫助聲帶集中閉合,但是這個軟骨是在聲門上方
所以喉頭打的愈低,twang幫助集中閉合的作用會愈小甚至會沒有
打的愈高,聲帶後邊的軟骨會往前靠的愈緊,閉鎖作用力愈強

現代歌唱對高喉位唱法寬容,利用twang可以相當有效的提高Cq
相對的,聲樂原則上是在中低喉位唱,twang對提高Cq值沒有幫助
只能靠TA肌和氣流效應的作用帶實聲音
twang對聲樂男高音的作用是投射聲音滿,加強音量及倍音波段


c、氣流效應

也就是所謂的伯努利效應,以平衡聲帶上下的壓力,來增加Cq的週期
然而,就CVT方法學來說,不同的模式會有不同的平衡方式

甲、Neutral without air的情形

這個模式下,是把聲門和聲門下的壓力放到最小來運作的
相對輕鬆的方式

乙、overdrive的情形

這個模式是靠聲音在共鳴腔的壓力,來平衡聲門上下的平衡
是利用加大聲門上的壓力,來讓聲門下的壓力獲得平衡
是以這個模式必須要大聲唱
部分母音在高音時容易因為音壓和共鳴腔調整問題
讓這個壓力較大的平衡難以維持,是以CVT有設定高音使用的Overdrive母音(eh、oh)


丙、curbing的情形

和overdrive相反,是利用少量但是較高氣壓的氣,相對於overdrive
是減低聲門下的壓力來運作
利用抗拒橫隔膜正常收氣的力量,避免過多的空氣通過聲帶減少Cq
所以需要很強的support(腹式呼吸)

標準的CVT curbing之所以是half metalic mode,限定在中等音量
也是因為這個設定下音量放太大會讓聲門上的壓力過大
而唱愈高音愈難維持住curbing的原因,在唱的愈高
聲帶被CT肌拉的愈細、愈緊,增加聲門壓力的同時
送氣壓力必須同步加大才得以維持整體平衡
唱者不太好受的程度時,把氣放掉些變成full metalic發聲
還比一直HOLD在那來的暢快

丁、edge

edge是利用很強的twang,
利用epilarynx上方空間被twang所擠壓
(我不知道中文對應的名詞是什麼,就是聲門正上方,氣管和咽腔交界處的空間)
提供阻力增加聲門上的壓力

最後要提醒的是,M2聲音聽起來不完全像M1是正常的
畢竟不是真的用M1,要真的像M1,必須使用M1(或是M1 mix)

4、男性在A4附近聲音會有很大的音質改變

這和當事人使用類似Overdrive共鳴策略(F1共鳴H2)有關
以Eh這個母音為例,一般男性平均F1共振鋒是落在660Hz
而據稱在共振鋒150Hz左右會有幫助共振的效果
就是聲音的H2落在510Hz(660-150)與810Hz(660+150)間時
也就是基音H1在255Hz與405Hz間(唱C4~G4)時,是最有效的

CVT的Overdrive是靠嘴型壓小共鳴腔、和升高喉頭升高F1來運作的
但是喉頭升高,必然會帶來音質的改變
已經升高的喉高,沒有一直拉高的空間
而Overdrive是沒有預留銜接後續改變的唱法
所以若這個F1共鳴策略失效,就會有音質上的變化
大部分人都朝Curbing做銜接,讓一般人感覺比較不突然
搖滾唱法可以唱Edge,聽起來會略偏頭聲


五、高音果真就是訓練有素的假音?

當然這要看假音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認為在頭腔共鳴的就是假音,那麼一定音高後的音全都是假音
如果要直接從聲帶Cq值來定義,那就要看數據設在哪
設在50%,那一般俗稱的強假音也非假音
如果認為M2狀態下的聲音就是假音,那許多Curbing、Edge高音是有假音成份
現代歌唱的確偏向M2,畢竟一來合於大眾需要、二來也比較好唱
這也難怪在網路上偶爾看的到
Why men aren't really men anymore .
Nowadays,men don't have the balls to sing(lol)

我個人傾向用M1、M2方法學,所以我個人認為,答案應該是非
並非所有高音都是從M2(假音)架構而來
當然,如上所述,M1和M2的交界並非特定的點, 是有重覆到的
可以將M2帶到M1強勢區域裡,但聲音會變的很弱無法放大
也可以把M1帶上原本應用M2的區域,只是必須唱的大聲,而且絕非易事

現代科學把M1帶上高音是可行的,只是使用上必然會受限

六、小結

1、換聲區的位置固然受先天條件影響,但不全然是固定的
      和處理聲音的方式有更大的關係。同時最重要的
      改變共鳴策略不代表必然要從M1切成M2

2、歌唱使用的聲音,非M1就是M2,混音可以說存在,也可以說不存在
      混音混的像真聲的,其實就是M1,是CT肌把聲帶拉長的胸聲(M1 mix)
      混的像頭聲的,其實就是M2,是假音的基礎上有TA肌的活動(M2 mix)
      只是唱的愈高,兩者的界限會愈模糊

3、對於只想練頂真聲的人來說,練假音頭聲並非是完全必要的
      實際上,有些沒什麼學就會唱高音的人,一開始是不會唱假音的,
      TA肌和CT肌從一開始就有良好的協同
      當然,就整個教學來說,個人同意先練假音(頭聲)有很多好處
      畢竟現代音樂M2唱法為多。先從M2入門,在把M1練上去
      也遠比苦練M1來的容易。但是必須要注意,唱歌習慣從M1與M2間切換
      相對於只精通M1的,多了使用聲音的敏捷性,但是少了力量

關連連結

Investigating voix mixte
http://www.lam.jussieu.fr/Membres/Lamesch/CIM07_Lamesch_et_al.pdf

Voluntary Register Changes
http://www.ncvs.org/ncvs/tutorials/voiceprod/tutorial/voluntary.html

CVT on the necessity of switching to flageolet above C5

http://completevocalinstitute.com/forum/viewtopic.php?f=6&t=10280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文明帝國5 BNW 秋季更新終於來了!

http://forums.2kgames.com/showthread.php?272071-Civilization-V-Brave-New-World-Fall-Patch-Released

強化德、日文明
對他文明的文化影響力現在對自文明的科技研究、間諜活動、征服城市有幫助
細分AI文明對戰爭狂文明的友好/ 仇恨評價
提高外交勝利和科學勝利的難度…和一堆改變

看來又可以玩上一陣子啦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GTA5的世界與現在的美國情況

GTA5的遊戲對白中,看出來連美國人都覺得美國不若以往,感到沮喪的訊息


上一代的人把美國敗光啦,這們這一代這麼苦又不是我們…

非法移民變少了,因為沒想來美國了

連最佳結局裡主角在消遣最後該死的人時,都在講
(工作)外包和利益往外輸把以前的美國精神搞爛了

多少反應了現下美國人的心態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關於唱歌時的能量,與放鬆唱歌

從以前到現在
常常在歌唱教學中看到、聽到「放鬆、輕鬆」唱等詞彙
可這話裡到底是什麼意思,還真的是耐人尋味

一個人如果已經習慣倒立走路,他自然可以在倒立的時候放鬆
但是對一個剛學倒立的人,如果人都還沒立穩就一直要人放鬆
這身子八成是要栽下來的

放鬆、輕鬆,畢竟是一種相對的狀態
放鬆這個詞往往是在,叫人不要在不該用力地方在用力的情形會出現
就我個人來看,這些詞在歌唱教學的世界裡,使用者的原始立意雖然良好
(畢竟剛起步的時候很容易鎖喉)
但往往是太空泛了,真正的關鍵終究是在這力氣怎麼練,以及哪該用力等方面
沒什麼交代,讓人有一種瞎子摸象、霧裡看花,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

靠TVS教學系統,我渡過了養喉嚨附近肌肉的這個階段
除了受SLS教學的影響(唱歌要放鬆、自在)
經過兩次倒嗓經驗
那種持續數天連話都講不太出來的痛苦
也是會讓人在唱歌時多幾分顧忌
之前有一陣子都是小小聲的練習和唱歌,就怕出問題
可是這樣練歸練,還是雖以加強我最想要的
俗稱MID VOICE的實度

自從換了訓練方式,唱歌時我總算有勇氣,用比之前更多的能量下去唱
可以說照KTVA的唱法,維持breathe support本身就是需要大量能量的行為,也蠻安全的
KTVA也讓我聲帶TA、CT肌的運作模式改變,就算我完全不用support或是使用失敗
連唱歌時(不靠滑音擠上去)也可以幹上B4、C5(只是感覺很不健康)
等於是又多了一個把歌唱爛的新模式…
但就算是這樣,能量還是要用上的,懶洋洋地放鬆連這樣的聲音都出不來

像唱living on a prayer最後那個副歌,想要輕鬆唱就只有用頭聲唱的份
以前我怎麼唱都只能「輕鬆唱」,想發力還無處發力,只會讓音準更飄
而現在練這首真的是唱到背都流汗,還是撐不完那一堆D5、D#5等高音
當然這和現下技術不佳是有關係,但是我想就算哪天我可以放鬆唱完這個音程的歌
也不是我沒有用能量唱歌,而是我已經習慣也知道如何使用能量
(但這些D5…我看我一輩子都不可能放鬆地用MID VOICE唱@_@)

不過話雖然這樣講,我現在純高音練個二十分鐘左右後差不多也是不敢練了
就算唱的時候感覺OK,事後也只有良好的疲勞感也是一樣
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呀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頭聲的變化

半年前唱new world,副歌因為剛好是F#4起音
往往是純頭聲唱,那時為了唱實,常常不自覺地把音唱高
像C#5往往唱成D5

現在來唱,不像以前副歌起音就得切進純頭聲
不只在練習,總算可以用mid voice唱歌了,聲音的質是比以前好
但是變成高音音會往下掉,唱不太準,副歌的C#5現在常常是變成C5或者是B4
音準問題很大……
特別是之前就感覺到的500Hz障礙(B4~C5)

且看眾歌手,特別是日本很多歌手,演唱音都不太準的
唱日本歌音不準好像也不是啥大問題(屁啦)
不管怎說,這問題還是比之前的頭聲唱起來太虛的問題,可喜多了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遊走於各系統練唱心得

個人練唱時間並不長,但有幸小有成果
這篇,是希望在介紹國內少有人討論的教學系統同時,讓人少走點冤枉路

一開始,像許多人
我只是上網拼湊資訊(google、youtube影片、れみボイス)練習
說實在,並不是那麼認真的練,一年多過去,我的確有練到れみボイス的聲帶閉鎖
假音的質的確有變好,也知道twang,但收穫實在有限。一半基於好奇、一半基於興趣
決定買下第一個教學系統,TVS的教材

一、TVS(The Vocalist Studio)

TVS的方法學,開宗明義就是要人把HEAD VOICE練強練壯
我覺得他裡頭有幾個要素的確不錯

1、resonant tracking

TVS不彈唇,而是用resonant tracking
比起彈唇,我覺得這個暖嗓機制更接近實唱
這練習內建一點twang,從暖嗓開始就帶有核心教學內容成份,讓人可以快速上軌道
而且……也比較衛生,家人看到不會唸…

2、onset

系統內有六個onset讓學徒掌握發聲機制、和練聲帶相關肌肉
機制非常明確科學,如果你什麼有某某問題,就去用xxx onset解決問題
wind and release和contract and release onset對我幫助很大

當時不到一個月,我已經感覺到頭聲的建立了
TVS可以讓人快速的建立頭聲,真的「很快」
但同時,在當下我並未真正了解TVS的創辦人,Robert Lunte,所謂的light mass connection
在做TVS的滑音練習時,到我的第一換聲區域中(E4~G#4),若是拼胸聲
在滑進第二換聲區後(特別是A4~),聲音會有明顯斷增
如果在第一換聲區放輕聲音,是可以接的順,但就變成在第一換聲區就偏頭聲(假音)
此際E4過後直到E5左右,感受不到換聲區的存在
但是聲音,特別是中高音缺少真音成份

經過半年多,狀況依然沒什麼變化,
雖然滑音練習時我的確可以硬飆胸聲愈撐愈高(A4、B4有時候甚至是C5)
但是一來聲音不好,二來聲帶耗損實在很大,練個一小時聲音就沙掉
完全背離原本練習的目的,而且要連發高音的歌,也不能這樣粗暴地擠上去
三來並未真正建立在第一換聲區的聲音
用俗一點的說法,在該區內只有純胸聲或是幾乎純頭聲,沒有真正的混聲
為了突破換聲區問題,看來看去,找上了在外國名氣很大的CVT教學系統

二、CVT(Complete Vocal Technique)

CVT系統特別的地方,在於該系統不講換聲區,
是講模式(MODE)和三大原則和聲音效果(撕吼、音色明暗控制等等)
在CVT裡,歌唱中有四個主要模式

1、NEUTRAL

類似一般所謂的假音,在這個模式下還有三個子模式
NEUTRAL WITH AIR(有氣音的假音)
NEUTRAL WITHOUT AIR(沒有氣音的假音)
METAL LIKE NEUTRAL(強假音)

使用上最方便簡單的模式
唱到很高的音高時,才能放大音量是這模式的特色

2、CURBING

這個模式較難理解,描述上是帶點中文所謂的哭腔、憋氣的發聲法
根據CVT的聲音圖書館,在音質上我認為是接近一般所謂混音的音質
CVT關係者認為CURBING加上低喉位及twang就是聲樂的唱法

CURBING本身沒有音高上的限制,就是唱的愈高,愈難維持住CURBING
能唱的母音隨著音高也會變少

3、OVERDRIVE

帶胸聲感的吼叫
為了協調配聲音基頻(harmonic 1)金倍頻(harmonic 2)
和母音共振鋒(formant 1,簡稱f1)的關係
必須搭配「略高」的喉位、嘴型
以升高f1的方式,來維持唱高音時高h1和f1的關係
也基於這個關係
CVT建議男性OVERDRIVE約在C5、女性約在Eb5左右收手

4、EDGE

現在CVT的三大原則之一是nessasary twang(一般聽不出來有在TWANG的聲音)註1
而EDGE是Distinct Twang下的聲音

以CVT的方法學來說,聲音會出現斷層原因是錯誤的使用模式,而非換聲區問題
比方說,用中低音量唱OVERDRIVE是不對的,必須要大聲唱
OVERDRVIE唱的音高過高、或是OD時喉位太低等
唱高音時使用錯誤的母音,難以維持CURBING、OVERDRIVE等
總的來說,聲音斷層的出現,不是模式使用有誤,就是在模式轉換中切換失敗

我感覺CVT是套很科學的教學體系,學生選一個模式,
參照各項教學裡的音質變化要素(打開軟口蓋、嘴角控制、舌頭控制等等等等)
去練習想要的聲音

但是CVT教材有個大問題,教材內沒有教師實際示範解說
連網路上都找不太到相關教師講說該系統的理念
我只在youtube找到一個相關老師的解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QVfHS7v8
CD的作用不大,猜想是讓人找CVT老師,然後CVT機構在找老師抽成賺吧
光靠那本書和CD,很難下手練習

另一方面,在CVT SOUND LIBRARY中
我個人最感興趣的CURBING MODE,在當時我也實在不知道個所以然,練不出個名堂
加上練唱歷不長,模式間的切換亦讓我個人難以跟隨,感覺對我是太高階了
真正學到的只有些音質變化要素,老問題依然是沒有解決

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換從古典聲樂找門路

三、Franco Tenelli

他是個古典聲樂Bel Canto教師,在youtube上有頻道
有別於聲樂主流的母音變化(cover)唱法
他提唱one timbre singing,單一音質歌唱
及單一聲區,叫作chiaroscuro聲區
如果是男高音,就是約在C3~C5音域間,沒有換聲區、音質變化問題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唱者必須找到自己聲音的nature placement(所謂的true voice)
發現並了解自己平衡chiaro(意思是light,亮音質)oscuro(dark,暗音質)音質的聲音
並精通appoggio(support、呼吸系統的支持)

在做他的練習前,我也是不相信呼吸系統和唱實聲音有啥關連
可在親身體會過後,我個人的確是感受到不同
以往用喉嚨的力量拉住不讓喉頭上飄,成效不彰、聲音也差
但改用橫隔膜壓力平衡喉頭位置的方法後,的確是改善了點音質,有助喉頭穩定
也感覺的到頭聲區的音質隨著音高的變化,而不像以往過了第二換聲區,聲音都一樣

經過這個體驗,我想呼吸系統的運用的確是可以幫上我
但我畢竟沒有唱古典聲樂的意圖,不適合買他的書來練習
同時手邊也沒有練習support的教材(註2

最後決定找聲樂BEL CANTO關係頗深的KTVA來練

四、Ken Tamplin Vocal Academy

他的確用了不少Bel Canto的方法
只是不同於聲樂的chiaroscuro(light dark)音質
他強調的是用bright timbre sound(亮音質的聲音),才是能真正成長的聲音
讓聲音相對於古典聲樂更亮,符合現代歌唱的需要的同時
我認為也更容易維持和學習
在練習時,雖然是保持著open throat(打開軟口蓋+喉頭下壓)
但是Ken不會要學生對喉頭部分下什麼功夫,教材裡他也直說不要把喉頭鎖死
是希望學生練到open throat係自然而為,強調喉嚨、脖子係放鬆狀態
心力都放在把聲音放進該放進的地方的手段上面(母音變化、support、mask)

KTVA雖然不同於SLS、TVS,強調把胸聲帶高
但實際上他的教學,也是強調不要拖著沉重的胸聲上去
系統裡的Pillar技術,是本著唱著愈高,就愈抖掉些重量的邏輯運作
對一般多數男學生,像high baritone(高男中音)或是low tenor(低男高音)
大概在E4左右,起點和SLS第一換聲區,TVS的COVER ZONE是一樣的
會啟用第一個母音變化,用的和CVT裡的Curbing模式用母音一樣
在教學裡他也一再強調不要唱著沉重的胸聲

不過KTVA在主觀上強調把胸聲帶上去
的確是幫助我在換聲區建立了真正的混聲基礎
過往不論我如何處理,不是在第一換聲區,就是在第二換聲區會有明顯的聲音斷層
然而在練習KTVA VOL 1十來天初,我已經感覺到聲區的整合大有進展
在不使用KTVA的VOWEL SOUND,直接唱的情況下
聲音不會在以往那些換聲點卡著,反而是唱到C#5
特別是D5開始會有必須要切換的強烈感覺
這是在我用KTVA訓練前不曾感受到的情況
現在到了D5,我才切換到以往唱頭聲的感覺唱

剛好日前,看到Franco Tenelli先生新傳的一個影片,裡頭有提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qXKkci-Y
強化假音,的確是可以得到chiaroscuro sound
但是假音有分兩種,一種是胸聲的假聲,一種是頭聲的假聲
強化胸聲區的假音,才可以得到chiaroscuro
強化頭聲區的假音,只會得到頭聲,永遠得不到chiaroscuro

看到這資訊的時候,當下真覺得很符合我練唱至今的經歷
在我自己閉門造車練TVS時,找不著放輕聲音的真正感覺,總是用到頭聲假音
不管怎麼練,怎麼橋,總是覺得有段明顯落差在
抓不到真正的胸聲假音感(混音感),當然是無從根除問題,直到最近才真正搞懂
這個微小、但是實唱主觀感受上有巨大差別的差異性究竟所在為何
現在想想,如果當初在買TVS教材時,老實地找Robert Lunte上幾堂skype課程
搞懂他所謂的light mass,可能可以省下我許多時間吧,不過我一來沒設備
二來也缺乏講英文的能力,沒什麼勇氣直接找外國教師面對面教學

小結:
除了SINGING SUCCESEE,國內很少看到外國教學系統的文章
使用外國的教學系統,除了語言上的隔閡造成的難度
學費也差很多,國內VBS的Leo老師一對一課程算起來一小時就1800左右
但是找外國的就貴很多了,Robet Lunte一小時105美金,至少3100台幣起跳
Ken Tamplin更貴,一小時三百美金,感覺已經像是在找律師了…
現在買他教材的錢還不夠上一小時的課…
負擔不起學費,或是找不到老師(像CVT,在台灣根本…)
只能自修,靠自己理解各練習目的及自我監控,難度更高,實非易事
希望這篇介紹能讓人對國外其他知名教學系統有一點點認識
吸引到點人加入各陣營,活化討論

TVS真的是很好上手的教材
對於想唱搖滾的,KTVA是不能忽視的選擇
需要進階材料的,可以考慮買CVT
若是都不想花錢,又想要練實大唱高音的人
我個人謙卑的建議是,有兩點是不能忽視的
一是讓呼吸系統有真正支持到聲音(support、腹式呼吸)
二是找到可以真正成長的聲音
(把胸聲區的假音練好帶上換聲區,而非死練頭聲區的假音、或是抱著胸聲不放)
是我個人體會到的,真正成長聲音的關鍵

雖然仍有一堆問題待解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C8_1HN20_A
但現在我個人的心情就像上面那首Mariah Carey的歌一樣
I struggled and I prayed
And now I've FINALLY FOUND MY WAY
這路應該很長不好走,但我總算是找到那條路了

註1:過往在CVT,open  throat是三大原則之一,現在被nessasary twang取代了
          我個人感覺喉嚨打的開,就很難維持twang

註2:我買的TVS教材那時是2.0版的,那時候教材內沒有support相關練習
          只有呼吸練習,TVS管這個叫respiration,聽說在3.0有相關教學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文明帝國5 各文明領袖語言使用狀況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F981418ED7354E3

文明帝國到了5代,領袖們終於會講話了,講的還是各文明相關語言
這影片情單上有收錄初版+DLC+雙資料片的文明領袖在遊戲中大概交談情況

純就語言的使用,有爭執、疑義的部分不外乎在

1、使用語系有誤
      像埃及法老王Ramesess二世講阿拉伯語
      不過埃及亡國以久,古埃及語早已失傳,現在找不到會講的人
      但是直接用今日埃及阿拉伯語還是有點…有些人認為至少該講Coptic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6dcDh4HSkw
      不過會講這個的人數聽說也是不多,如果哪天有六代了看看會不會變吧

      維京人講丹麥話也是一樣的問題,同樣是語言已經滅絕了

2、語言用詞有誤、腔調有誤
      Montezuma of the Aztecs講的是Nahuatl沒錯,但是用語有西班牙詞
      Elizabeth of England腔調太現代
      Catherines二世講的是俄國腔俄文而不是德國腔俄文(她是普魯士出身)

      就西方主流語言的部分,製作小組的確是該該些勁讓語調複古點
      不過地方腔調問題,可能也是有立場純正性的考量在
      Catherines二世講德腔,或許現代俄人聽起來會不舒服?
      我個人也是比較想聽純正俄國腔

3、純配音問題

      像是腔調用詞都純正,但是聲音太幼齒(Queen Isabella of Spain)
      聲音不夠低、xxx聲音很鳥

大致上來說,製作小組對使用語言的挑選基本上是符合史實的
西亞古文明都是配古語( Akkadian、Aramaic
講不了句子的就講單詞( Nebuchadnezzar II of Babylon 
就是非洲文明沒什麼被討論到,網路上真沒什麼人知道Songhai和ZULU人的語言

就我個人來說,遊戲裡的古希臘語瑞典話德語阿提拉(匈奴)(註)
聽起來都蠻蹓的
有些泰國人則是覺得他們的做的不錯

註:有很多關於Attlia在講什麼的討論
         http://forums.civfanatics.com/showthread.php?t=398606
        目前結論是Chuvash語加上Aramaic用詞,只是匈奴人為啥是講這個咧
        雖然西方學好像不認Attlia是中國所謂的匈奴(笑)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CIV5 BNW之PETRA篇



摩洛哥文明+PETRA奇觀+兩條河水+一個綠洲+一堆淡水旁的丘陵地
等於一堆食糧和工業生產
蓋了水力發電廠之後…有點壯觀

我沒把河岸邊的沙漠沖積平原的農場都換成摩洛哥的
特殊地型改善(沙漠地+1食糧+1生產+1金)
不然出力會是+3食糧+2生產(一個是水力發電廠)+1金+1信仰
太猛了

當然5代基本上是人口遊戲,食糧多還是吃香的
留著農場人口成長很快,41人口城內仍餘糧三十初頭…
這還是沒靠海洋城邦加食糧的數字…
此圖是在已經要贏之前拍的
繼續玩下去,人口破五六十應該是不成問題吧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文明帝國5 美麗新世界 新文明玩過一輪後小感

以前外交勝利就是最簡單的贏法
這資料片裡,外交勝利的時機還提的更早
前中期經營得當的話
等於是科技一進入資訊時代,勝機就出現了

相對的,科學勝利感覺相當費時
而文化勝利就是看運氣了,同一個世界裡如果有文化大國
不動武的話只能等後期科技帶來觀光加成
沒有的話可能贏的比外交勝利還快,有一次用巴西文明拼文化勝利
運氣好兩百多回合就結束了

制霸勝利在BNW變成唯一一個文明占領自己原來的首都時獲勝,理論上難度是提升了
不過我是覺得沒什麼差…

BNW的新文明有幾個真的很強

shoshone
文明特性:建立都市時領地比一般文明大,大很多…
特殊單位:PATHFINDER,取代SCOUT
                    能力是進古代遺跡能選想要的BONUS
                    可以選想要的免費的科技、人口啥的隨玩家選

高難度下也吃的很開的文明
免費獲得科技和初期大領地讓玩家可以快速追上作弊的電腦

波蘭
文明特性:每演進到下一個時代,免費獲得一個社會政策
光是這個就很強了…等於有六個免費的社會政策
特殊單位沒什麼大用
特殊建築將牧草地+1生產+1金,也是不錯

祖魯

文明特性:近戰軍事單位維持費用-50%,軍事單位升級所需經驗值-25%
特殊建築:建築完成後生產的非火藥近戰單位,有特殊包抄、遠攻抗性等能力升級
                    最重要的是,有移動力+1……
特殊單位:IMPI,執行近戰前會進行一次遠距攻擊,等於一次打一次半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像他取代的槍兵單位會被昇成槍騎兵,IMPI未來是升級成長劍兵
                    一路升上去變成移動力有3、身懷絕技的近戰兵
                    不會過時…

維尼西

文明特性:雙倍交易路線,無法造開拓者建新城市、亦無法直接佔領城市
                    取而代之的大商人變成維尼西商人可以用他買下城邦變成傀儡都市
                    可以在傀儡都市買建築、單位

給人玩OCC(單城挑戰)用的,是個用錢解決一切的文明…
雙倍的交易路線讓維尼西文明只要有商隊,就不會沒錢
維尼西商人除了拿來買城邦,也可以像大商人一樣進行一次交易任務,效果還是雙倍…
不過在前中期買城邦沒啥好處,我是後期才會買城邦下來
很適合贏外交勝利的文明

亞述

文明特性:每攻下一個城市,可以獲得原該成文明所獲得的一個科技…
特殊建築:該建築內有文學鉅作時,生產的軍事單位額外獲得經驗值
特殊單位:攻城塔

看特性就知很,也是高難度模式用的文明…

整的來說,BNW是比G&K來的簡單
晚點來玩玩看舊文明玩起來會是怎樣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文明帝國5:美麗新世界 資料片

又是一次大變動

1、河岸地、海岸地不再有金錢+1,只有奢侈品才有
      要賺錢主要靠貿易…

2、社會政策大調整,謙敬的reformaition belief非常強
      同時,合理主義變弱很多,商業的部分政策被切成新的exploration…感覺很廢…

3、難度降低不少,電腦AI的好戰性大幅降低

4、新文明好強……5一開始就有的文明,性能和新資料片的難以匹敵
      就希臘、暹羅、中國還有的玩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回顧CHAGE&ASKA的音樂和唱法

日前傳出了ASKA被拍下吸毒畫面,遭黑道勒索的消息
此事目前雖未得到證實,但看到ASKA事後躲躲藏藏的態勢
這件事大概八九不離十了,曾經身為粉絲,最失望的倒不是吸毒
而是ASKA竟然對CHAGE動粗…在完結過往的美好記憶前
還是不禁回頭多看幾眼,留下此篇當個小小的了結


ひとり咲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KI0dti_Ws
1979年正式出道的單曲
早期ASKA唱歌接近純胸聲演唱,像這首真音最高音在G#4
剛好是落在多數成年男性胸聲的極限
也因為是以胸聲為主的唱法,這時候F4以上的音唱的不多
早期的音樂風格接近民謠,這情況大概到「万里の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tbJjuSu21s

モーニングムー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jx62slv_g
1986時期的作品
此時ASKA發聲就接近TVS的Top-down phonation
KTVA的bright timbre sound,此類發聲被歸類為真正可以成長音域的聲音
此時ASKA開始放輕、放亮聲音,不再使用純胸聲
開始接近全盛期的唱法
音樂性也從民謠,轉向流行樂

隔年我個人較喜歡的另一首歌「Sailor MA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kcbHnjYSx0
這首最高音在「OH」B4
但此時ASKA現場唱不出來,唱法尚未完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zMADBkIeUM

照報導來看
在這之前的音樂應該是和毒無關
幸與不辛,從89留英(染毒)後
不論是唱片銷量或是演唱能力都進入全盛期
「太陽と埃の中で」、「SAY YES」「YAH YAH YAH」「HEART」「ON YOUR MARK」
和亞洲圈很紅的還被華語樂壇翻唱的「YOU ARE FREE」
都是當時的作品
全盛期時ASKA大量使用換聲區附近E4、F4、G4左右的音
最擅長的是G4、A4
92年演唱會「WALK」的A4、A#4,真的是讓人嘆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OHWvVaWCic

ASKA也是有唱B4、C5,只是次數明顯較少
尤其是C5,只有「なぜに君は帰らない」的兩個C5長音
而ASKA真音最高音,是只有在現場演唱會出現
太陽と埃の中で一般CD和現場最高音是A4,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9dLOZlwmW4
這場飆到了E5(兩點MI),而且還是長音,HOLD住很久
真音這麼強還有點長度的E5,恐怕連日本樂團主唱們都辦不見得辦的到吧

唱歌難的兩件事,其一是把真音帶到高音區
其二是將換聲區音域(中高音)唱好音色、唱出變化
ASKA全盛期,讓這兩件事看起來很簡單
美中不足的就是C5唱的不夠好而已,但真的是瑕不掩瑜
放眼日本樂壇的後進們,特別是21世紀後的…
當真是和卡拉OK沒兩樣,現在日本樂壇的男歌手水平實在是…

不停變化的風格、ASKA的嗓子、等諸多因素下
全盛期過後,C&A不論是唱片銷量和發片率都快速下滑
借01單曲「ロケット樹の下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zTCHI1UufQ
就像開頭第一句
そこから見えるすべてが今の俺だ と笑う
展現了中年人已經認了活過大半的人生,但是有對現況心有不甘的情景的一首歌曲
這首歌大概也是失勢後ASKA的心理寫照吧

最後,只希望這兩位,特別是ASKA快點把毒戒掉
以後就好好生活吧,今日雖然落魄,但也曾經呼風喚雨
不只在日本、連在華語圈有相當地位
早就不愁吃穿,就好好過日子吧

ps:現在回來聽「夢の番人」
    那句「運び屋の白い粉袋の祕密で」的歌詞真的是……太敢了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再想想當初練唱目的,探究能把真音帶多高

約在兩年前,
我連唱一般偶像流行樂的G4,都唱不準唱不上去
和一般卡拉OK包廂裡的男士們一樣,只能走音,還沒有啥自覺
真音極限就在F#4,這F#4還是得用吼的才上的去
我想我先天音高應是在high baritone,在一般男中音(baritone)和男高音(tenor)之間

到了現在,雖然只在練習時發的比較順
真音可以頂進頭聲區到C5了(tenor high C),狀況好的話可以到C#5
算一算真音多了六個半音,等於是多了半個八度,差很多
我有那麼點資格說
除非是男低音,一般男人好好練都可以唱實C5
不過要真音成份多的頭聲,B4和C5間有個很大的障礙
這一個半音的差距讓我感覺非常大…
不少職業男歌手,特別在東方世界,現場C5都可能會唱不穩
同時B4很穩的不少,我想這就是原因

一般歌手,主要就唱到G4、A4的
少部分不是不能頂上去唱更高,是一種音色上的選擇
像以前日本的久保田利伸,他可以唱實C5,只是他更愛唱G4、G#4
但多數人,像福山雅治……高音大概就在E4,偶爾唱點F4…
是放棄擴展音域的類型…
福山雅治現場低音其實也出不太來,他絕非男低音
只是他像一般男中音,久而久之就認為自己真音就只能到那

男中音練好可以唱進C5
男高音練好則是可以唱進soprano(女高音)的音域
咱們兒台灣的林育群,翻唱日本女歌唱原KEY
真音帶到D5(註1)唱的是有模有樣
不過大概到E5、F5左右,共鳴腔位置必須調整
會出現台灣俗稱強假音
或者是CVT(Complete Vocal Technique)所謂的metal like neutral(簡稱mln)的音色
平均最高音到C6(soprano high c)、D6
西洋男重金屬搖滾歌手,
現場從C5唱到G5、A5,甚至是擠上B5時
音質改變是漸進式,聲音飽滿度維持在高檔
現在聽SHE'S GONE,一樣是唱的上去
也感受的出來眾多cover歌唱哪些是在過換聲區時音質改變較大、飽滿度有減損

不過如果就一般人對真音的定義來看
上述mln的音色,大概是算不進一般所謂的真音
畢竟共鳴腔是有變
就頂真聲方面,女性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西洋頂尖女歌手像Mariah Carey、CA等人
到G5、F#5、F5依然可以把真音頂進去,特別是F#5
唱起歌轉詞、轉音還能連發 囧
而男性要頂到E5就很拼了,實際拿來唱歌,唱一個單音都很困難
我想這地方就是男性翻唱女歌的最大界限
在E5的穩定性就差了一截,唱現場不是唱的比較頭聲,就是得降KEY
像ONE OK ROCK的「完全感覚DREAMER」
真聲頂到E5的部分,我沒聽他現場有唱過
對這點
我是覺得並不是taka不會唱歌,而是男性頂真聲頂到E5實在是很難
何況是在要唱很多首歌的演唱會
他要唱的像B'Z點(頭聲為主的唱法)不是難事,但是他明顯就是不想…

就我側面了解,先天上來說,女性對頭聲原本就不陌生
日常講話就用的到
光是練唱門檻比男性低不少,沒有想要唱實頂真聲的女性
要唱B4~D5真是不怎麼需要特別練
要頂真音唱實唱出力量是需要功夫或是天份(註2)
不過一般女生就算頂真音
大概主要就唱到D5左右,D5唱的也不多
到E5唱虛點或是鎖喉的大有人在(像水樹奈奈…
不考慮建立頭聲的難度差
女性唱實D5要費的勞力,相當於男生唱A4
而男性唱C5的勞力,大概和女生唱E5、F5相當
在東洋能唱出紮實、有力的E5的女性就是頂尖唱將了
日本樂壇大概到Superfly這麼高等級的才辦的到
F5以上……韓國女歌手唱的還比日本多…

註1:林育群高音的唱法,以CVT的MODE來套我想就是curbing
          真音用憋氣、哭腔的法子帶進去,苦情唱法唱女性抒情歌真的是蠻合的

註2:前一陣子在日本很紅的西野カナ,就是天份型的
          她真音唱C#5像喝水一樣,連難唱的閉口音「り」她真音唱到D5、D#5沒問題
          那時聽的我人都傻了…

          我到現還是不懂為啥部分日本人高音這麼愛擺閉口音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為何而練?

自從發現得要照聲樂的法子練實聲音
就覺得這打開喉嚨加撐氣的練法頗累人
唱的愈高,喉嚨要打的愈開,撐氣的力道得要愈大
到了C5附近,還要打開喉嚨…我要非常拼
撐氣的力道也大到讓人不太舒服的地步,幾十分鐘下來
聲帶沒事,身體就先累了…

目前在練習時,費很大的勁
的確是可以把真音帶進頭聲區,到B4、C5左右
看似理想,但是實際唱歌
音程頗難的曲子,那些音還是很難唱
轉詞轉一轉,原本打開的喉嚨會變回一般狀態
讓共鳴腔不夠,母音如果不是え或是お
想好好唱個C5還是很難……
喉嚨不夠強
唱個歌還是得橋一堆東西……
啥母音變化、技術性調節子音
真的是累啊

當然,這東西是本來就很難練
遠藤正明這麼會頂真聲的
難唱的地方有時候C5也是唱不準或上不去
人家練了十幾年,我才一年多就在嫌東嫌西或許太不知足
但是我聲音原本就娘,就算把真音頂上去了說實在也不怎麼好聽
總覺得就算練成了好像也…

放棄頂真音純用頭聲感覺就輕鬆不少
但這有違初衷…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發聲時備忘錄

打開喉嚨,注意舌頭和嘴型,確保共鳴空間

平衡橫隔膜,以加強送氣壓力且維持喉頭位置

留意TA肌是否啟動,維持基音

必要時加twang,讓頭聲有真音的銳利度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現代流行歌唱教學法和聲樂教唱或許差很多

但搖滾歌唱和聲樂倒是蠻近的

現在主流的歌唱教學系統Speech Level Singing(SLS)
和旗下眾多分支(Singing Success、國內的VBS)
皆是強調用講話的感覺和能量來唱歌
聲音的厚度是慢慢練出來的,不是靠一些傳統聲樂規則建立出來
我個人覺得SLS系統下聲音的確是練的厚實,但是練不大
聲音沒有呼吸系統額外的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教搖滾的教學系統
像Ken Tamplin Vocal Academy和Rock the Stage NYC
都是從聲樂Bel Canto的角度出發的
打開喉嚨、橫隔膜支撐喉頭、呼吸練習等

現在我可以唱實,但是沒實到很像胸聲的程度
要唱的像胸聲,難在要把喉頭位置維持住不動的同時帶很強的聲帶閉鎖
最大的課題是在平衡喉頭位置和聲帶上下的壓力
要唱的自然
夾緊聲音(強迫聲帶閉合)然後硬把喉頭往下打(強迫喉頭下壓)是不可行的
讓我有一種繞了一大圈最後回到聲樂的感覺…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好久沒這麼開心了

儘管我早把金屬頭聲練好了,但一直以來在頭聲區唱的實在不太自在
一來這唱法泛用性不高、二來為了加金屬感就要一直加壓保持twang
轉詞時壓力不能放掉實在是很痛苦

今天練唱到C5的時候
依然試著施力壓喉頭同時twang
但聲音還是不怎樣而且弄的很累
於是我決定放掉那些我刻意加的壓力重練
……世界改變了!

這輩子從來沒在頭聲區唱的這麼輕鬆過
就算不特別費力,其實頭聲已經有自然的聲帶閉鎖在了
或許是我一味只是自主發力,不知道自己聲帶週邊的筋力已經養起來了
用這聲音唱起來完全是自由的,頭聲連發、音程轉換非常自在
沒有被拘束的感覺,聲音出來的過程很自然
我還試唱了一下SUPERFLY的愛をこめて花束を
除了E5和F5「有點緊」,大致上很輕鬆
在這狀態,要下壓喉頭也不用費什麼力
音色調整也方便

雖然腦袋空空這樣唱,頭音的高音不會有MAN度,聲音也頗無聊
真要唱還是需要再加壓和一些額外的協助(嘴型、舌位、軟口蓋等)
但總算是感覺真的有基礎在,終於是上軌道了,比較有唱歌的感覺
練完後聲帶週邊肌肉有不少疲累的感覺
現在只希望過兩天我還能有這感覺在…

感謝TVS、CVT教學系統
也感謝ONE OK ROCK那首讓我練到累
創造我開竅契機的歌

……不過那首歌的副歌,我看還是得用之前的唱法下去唱才行OTL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從Bioshock Infinite的劇情看平行宇宙交錯下真有單一源頭?

從以前就不喜歡穿越時空、封閉輪迴世界、平行宇宙世界觀的題材
總覺得這只是寫劇本的人方便偷雞搞橋段拉劇情的方便性手法
到了今天,我更不是個一個熱愛、熱衷於探究虛擬作品劇情的人
不過這Bioshock Infinite的劇情,的確是讓我點點點(以下有沒人在乎的劇透)






這遊戲的主角Dewitt和反派Comstock其實是同一人
遊戲的世界至少是在兩個不同時空宇宙交會後進行的
主角一開始要救的Elizabeth,其實是他當年賣掉的女兒
買家是另一個時空的他Comstock
基於劇本處理,遊戲中主角方便性的不記得此事

女嬰變成女孩後,長了干涉時空的能力
後來的劇情都繞這女孩打轉
劇情的最後,她的能力得以完全施展,自由的穿梭所謂的無盡的平行宇宙
最後為解決禍根
她將主角帶到他當年不堪自己賣嬰的羞愧,接受洗禮重生成Comstock的現場
和許許多多的她把主角給淹死,故事結束了

這故事的前提,甚至上起因就是在兩個世界干涉後的情況下開始
而這解決禍根的思路,卻完全是回歸單向時間軸思維
假定這真能消滅所有世界裡的Comstock,沒人設計買嬰一事
Dewitt自然不會賣嬰,更不會去接受洗禮重生變成Comstock
乍看之下遊戲中發生的事情都不會出現
可是問題來了,既然這樣Dewitt就不會去受洗禮,那女孩們淹死的人是哪來的?
沒開始的事情要怎麼結束?
會被淹死的,終究是一個平行世界裡的Dewitt,但也就是那一個人死了
何況Comstock誕生的前提就是他賣了自己的女兒給另一個世界的他?
只要有被淹死的Dewitt,應是代表有Comstock的存在

再進一步看,既便Elizabeth有完全掌控時空的能力
在這個世界觀下,也會有無數個她,或許有能力,或許沒能力
或許不會殺Dewitt,或者Dewitt也不讓她殺
在一個強調有無限可能性的宇宙觀
說能完全封殺一個機會,除非對前後的可能性做不同的詮釋
不然顯然會前後矛盾,而不同的標準亦是不符合前題邏輯



雖然許許多多的劇本為了張力和需求最後可以挑喜歡的收尾
但真要貫徹這些世界觀
發生過的事情,在這觀念下可以等於沒發生
反之亦同
玩家或是觀眾,也可以說是看了等於沒看
玩了等於沒玩的劇情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舊的去了,新的……會來嗎?

要我來說,BIOHAZARD 6應該是最爛的BIO系列正傳了,比三爛了數倍
不管要說怎麼個爛法,還真是不好說,我在玩之前光看別人的評語
也很難想像會是爛到磬竹難書的爛法
CAPCOM怎麼會把知名大作弄成這樣還敢推出?果真是金錢壓力太大了?

這代角色雖多,關卡故事看似豐富
可劇情有和沒有一樣,連串場用的劇情都沒什麼邏輯可言
或許是鑑於5代的AI同伴太弱,在最高難度被打到一下就瀕死要玩家去救這點
這代把AI同伴直接變成了無敵+無限彈藥
要說省事是很省事啦,CAPCOM不用去調角色AI,玩家也不會被AI同伴婊
只是這麼搞讓共同作戰的感覺完全不見,連帶使得遊戲戰略性降低,難度自然也不在話下
既然AI同伴不會死,讓她拉怪引怪殺怪都成
就算想玩特殊武器玩法(刀子、空手),AI同伴還是無限開火,顯得沒什麼意義

武器、道具關連系統也是很糟
武器切換只能左右一格一格慢慢換,不想用的武器也不能收掉不顯示
一定會在武器欄上出現,頂多就是可以排排順序
五代按上下左右就可以立刻切到想要的武器
現在還要在那邊,喔,我現在是拿手槍,要按右三回切散彈槍……點點點
道具欄系統也是個笑話,總共好像是九格吧,雖然槍不佔道具欄格數
但彈藥要,一種槍至少一種彈藥,而有一兩把槍有兩種彈藥
等到有五六把槍的時候,光是彈藥就卡掉好幾格,這還沒算手榴彈類五顆佔一格
藥草和啥急救噴霧則是一個佔一格……
基本上Chris篇以外,中後期道具欄一下就滿了
想撿個好彈藥或藥草前還得開選單扔個東西…
簡直是比五代還糟

怪物關連的部分表現也不怎麼樣
從4代開始算,4代的盲眼鉤爪手和鐵處女都是蠻精典的敵人
至少在第一輪時玩家不太能硬幹亂槍打死,太傷了
5代至少還有個reaper一定要瞄那小小的弱點,怪還會噴霧讓你不好瞄他
而六代的小兵……基本上沒什麼功夫可言
Boss的數量也很少,一直重覆使用,打法也很簡單沒啥策略
就是打打打→影片→QTE→王跑了→王又回來了→打打打→以下略
非常的繁鎖……

遊戲畫面的貼圖材質亦不佳
貼圖品質比五代還不如
除了多了溼材質特效,也沒啥新東東
到了今天,貼圖這麼平沒凹凸的射擊遊戲,大概不會在歐美一線遊戲中出現吧

現在BIO6這情況,感覺是遠比3代時嚴重
當初BIO到了第三代時,讓玩家有很重的既視感
BIO1到BIO3,僵屍愈來愈多,彈藥也愈來愈多
3代還多了啥緊急回避,頗獎勵戰鬥行為
當時頗多人在講啥,BIO都不BIO了,一直在殺,難怪賣不好
然後會有人說BIO2就很好殺了還不大賣之類的輪迴話題
就我個人來說,BIO3雖然聊無新意故事又沒梗
但就遊戲來說,至少是個四平八穩的作品
而BIO6的失敗,遠比這個嚴重多了,不要說4代建立的存款
連系列作角色之前的名聲都敗光了(Chris、Leon這代…唉唉)
當初我還對Hunk沒在六代出現感到失望
玩完之後,才覺得沒出場才是幸運
他不用在這個,稀到不能再稀的屎遊戲中出現…

3代後,C社有三上搞了GC REBIO收復口碑
和嶄新的4來收復江山
現在6代變成這樣,CAPCOM裡還有人有能力做出突破性的BIO作品嗎?
我怎麼想都感覺會和過去的C社名作一樣,敗光了就沒了
而且C社對6應該投資甚多,但市場反應非常不好
照該公司慣例來看,BIO系列大概就到此打住了吧
如此一來他們也不用在一直吃書,凌遲過往的BIO角色了

雖然六代如此之鳥
但五月的Biohazard Revelations我應該還是會買
BIO這招牌啥時收掉都不奇怪了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瞄了一下2CH的真三七抱怨串

有幾篇寫的深得我心
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誤

汚いことや残酷なことをやろうとしないからな
これ無しに三国志やろうなんてそりゃスカスカな宗教ストーリーになるわ
特に晋

的確呀
三國無雙裡
魏 霸道教
蜀 仁教
吳 家族教
晉 凡愚教…

原本行事目的風格都被替換了

シンキはなんでこんな下品な感じになっちゃったんだ
前はもうちょっと凛とした品の良さがあった気がするんだが
今は旦那の権力をカサに着飾った単なる高慢ちき女にしか見えん

六的時感覺差不多就走掉了…


それそれ
チャラい外見だけでもなんだかなと思うのに、思考回路はゆとり全開、戦場では
完全に一人で好き勝手に戦って責任感のカケラもない発言しといて
肩書きだけは一軍の将とかペラすぎんだろ
一騎当千じゃねえよあんなのぼっち暴れ旅だ
士気ゲージ気にして自軍率いて戦ってた臨場感満載だった頃の無双を
面白いと思ってねーのかな今の腐れスタッフは

一軍の有名武将を自分の手で使って自軍を勝利に導くってのがやりてーんだってのに

+max

こんなこというと生姜オタ乙と言われそうだけど
三国末期描くなら
司馬は従来通り悪役に徹しておいて
思いっきり演義路線で姜維主人公にしてラストステージは
戦国真田のラストのパクりで大軍に立ち向かって散って行くの方がマシだったんじゃないか

真三猛之後姜維曾是我的愛將
這主意我蠻喜歡的…

てか無双の劉禅って暗愚じゃないアピールしてるだけで言動自体は暗愚その物だからな

劉禅は再評価するにしても善良な馬鹿ぐらいでちょうどいいんだよ

なんか6辺りから三国無双ってアニメ臭い。三国志をテーマにしてるのにラノベアニメ臭い会話や展開や一部キャラに違和感。
追加衣装もネタと言い訳したアニメっぽい衣装だし。
アニメだったらいいんだけど仮にも歴史ゲーでやられるとなんか恥ずかしい。
非オタの友人に見せるの恥ずかしいレベル。

雖然說不太上來
但我的確也是有類似的感覺
暗榮已經切換路線

不意外的
這些人比較喜歡EMPIRES系列…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從MUSIC FAIR禁止對嘴演唱看現代現場音樂

http://japan.techinsight.jp/2013/03/kikuchip-kutipakung-blog20130305.html

日前,日本老牌音樂節目「MUSIC FAIR」製作人
在BLOG宣布,今後將禁止該節目出現對嘴演出的情況
消息一出,網路上有些人很高興,認為以後有真正的歌聲可聽
但就我來說嘛…就該節目的作風而言,事情似乎不會照他們所想的面發展

以現代的技術,讓機器即時加工補正音準、加人聲效果,都是可行的
何況MUSIC FAIR從以前就不是現場直播的音樂節目
實際在該節目播出的,都是重新整音過後的產物
整音時可說是要搞啥就搞啥,技師潤飾的效果當然又比機器即時加工好些
而該節目就此道愛好者
或許,他們是對沒有材料讓他們發揮感到厭了
才有今天這個排除對嘴的動作吧
當然,也正是因為他們非現場直播的節目
所以能相對輕鬆的搞現場唱+現場演奏,就是收音後再整音呈現

除了對嘴
現在業界普遍存在所謂半開麥(被せ)
講好聽點,是有唱,就是台上的若是有點本身,聲音就放響一點
如果是來跳的嘛…嗯…
很多偶像都靠此吃飯的,當事人可以藉此說,我有唱!
說穿了,其實就是進階對嘴的方式
該節目雖然用不到這法子,但會在整音的時候修正當事人聲音當合聲用
某方面來說和半開麥也沒啥區別,都是弄一個音源來塾
只是一個是拉外部音軌,一個是從錄的音生一個出來
要我來說嘛…實在是不夠真

老實說,真要收視原音演唱+演奏的音樂
只能找現場直播的音樂節目、或是在現場演唱+演唱的團的現場
啥CD、演唱會DVD、錄音放送的音樂節目
都是看人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註
當然,直播節目的演奏,特別在電視(演唱會直播例外
往往都是放CD放卡拉帶
畢竟電視台和唱片公司有節目方便(人力、時間無法負荷
和省錢的考量在
但偶然還是瞧的到有現場演奏或是現場部分演奏
連出場人數很多的紅白,都是如此
像前年的福島樂團,全現場,我不覺得好聽
不過還蠻感人的
MS至少到去年,偶爾都是有現場演奏音的

隨著聲音數位處理的發達
音樂裡的(即時)修正、半開麥、人聲效果也愈來愈多
有些人對此感到失望
但另一方面,純就自然的聲音角度來說
打從麥克風開始有調頻、音量的拉高、抑制等功能時
所謂自然的聲音?早以被機器所影響
科技帶來種種變遷,音樂界沒辦法置身事外、或者說倖免於難

註:就我買的演唱會影碟的經驗
        一些人沒唱好也是放在那裡,不會去動
        SUPERFLY、MISIA都是這類型的
        整音?有!蓋缺失?沒!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練習記錄

今兒個練習發聲
把重點放在高音區的喉頭控制
壓是壓的下去,就算到E5也是
但總的來說喉頭飄高的程度更高些

A4左右的音能壓到接近中立的喉位(當然,甲狀軟骨是有前傾…)
我自認閉鎖有顧好
但聲音還是和胸聲有點落差
………感覺……是不能強求了

看來母音變化的應用會是最後的希望…很微薄的希望 囧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YOUTUBE歌唱法比較 SUPERFLY WILDFLOWER

之前弄了張SUPERFLY的LIVE BLU-RAY
事前就知道,那場以她的標準來說,算是狀況較差的演出
不過現在比起唱的好,我對唱的差些的情況比較感興趣
就買下了
聽完之後,又想來和網路上的影片比比

原唱正常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JxOpNq72OM

COVER其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IpDN2IwYBs
這個是來亂的…讓人知道會唱和不會唱的有差多少…

COVER其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BtV1AfDFf4
翻唱的不錯,不過完全是胸聲or假音(頭聲)唱法
女性假音和胸聲的落差本來就小
對一般女生來說,這樣算是比較簡單易行的方式
這樣唱就是高音完全沒力量
她們用合音和利用小汽車內的迴音偷偷彌補了一下不足之處

COVER其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tQDZOjxQ9U
聽起來感覺都off key,音程愈高、共鳴愈死
硬爆胸聲的典型範例

COVER其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a3bmlUvQ9I
有用頭聲(混音)的唱法
和胸聲頭聲流暢地交互使用的原唱相比
這位明顯是偏頭聲演唱,沒辦法有效使用胸聲
音色變化就少很多,頭聲的品質也不穩定

對於這缺點,我是蠻明白的
比起做胸聲轉頭聲的切換
用虛虛的頭聲轉頭聲容易太多了

COVER其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cyf5JTcErE
在中當中,整體唱法最近原唱的
就是高音頭聲(混音)感覺喉部共鳴不夠…
聽起來有點鼻音重的錯覺

我自己的高音也常常是這樣…

原唱就算狀況不好
處理的還是比上面這些的都完整些
就是頭聲(混音)的共鳴和音準差了些而已

看了半天,結果沒看到半個男性翻唱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認真練唱至今好像剛好半年…

今日一練結果還是…
卡換聲區 卡F#5
聲音…依然悲劇…
唉……

半年後再回來看,看是不是依然是同一副鳥樣…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恭賀教主打進GSL CODE S!

身為教徒,總算是等到這一天了
個人最敬服的電競選手「FLASH」,在轉SC2後起步雖然不慢
但始終未能進入最高級的聯賽
今日教主以極具說服力的表現,終於是打進了SC2的S級聯賽
本人身為教徒,此際可說是心潮澎湃不能自理
只想高喊

教主威武,一統星際!

………不過蟲心資料片下個月就要出了,到時候又要洗牌…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從TERA看台日網遊玩家的不同

一般網路上,常看到有人抱怨台灣玩家素質低落
理由簇繁不及備載。
然而,除了部分連線遊戲,在我之前的經驗裡,或者說常理來看
怪人是不分國籍的,每國都有莫名其妙的人在。
不過,在特別強調的分工的mmorpg裡,我的確是親身感受到台灣玩家的不同。

一般團戰對戰遊戲,雖然說要合作,但野團基本上常是各打各的(RTS、FPS等)
獨自作戰為主,互相配合為輔。
通常這類遊戲,會發生的不外是合作不愉快,
有道是「贏了是哥的功勞,輸了是你們的錯」。
這點不分國家,都是有的。

不過從分工更細的TERA副本來看。
因為每個職業有他定性的事情和任務,
責任是很好釐清的。
當然,網路上常看到有些人互相指責,落落長
像坦說打亂來,打說坦補不會玩,
依我來看,會發生這種事,往往就只是,兩邊都有問題
然而沒人肯把頭低下來而已。

在日本,打看到坦不太會玩,在不會全滅的前提下,
都會自己控制火力,若是OT不影響全員的生存,
就是所有打手全力輸出各自逃命。
而在台灣,只想打王的屁股的打手很多。
王在打坦,偶爾放放範圍大招那些打都閃不太開了。
王去打那個打,那個打手自然是沒招架的能耐。

裝備好沒事
當事人OS:哥的裝強很屌,我很行

裝備爛就開始罵人
當事人OS:坦補會不會玩啊?哥就是來打屁股的,你們分內的工作都做不好

他不會去想別人有沒有能力,也不會想自己可以做什麼。
也不會進一步想說,有些時候坦補根本不該也不能做他期待的事。
打手要在雷區一直打王快OT,坦難到也要進去一起找罪受?
只是你在台灣,好像真的就只能找罪受。

一樣是野團,日本的坦水準同樣是比台灣高。
就算無關大局,犯一些小失誤一定會道歉。

對不起我怪我沒拉好
對不起我綁錯隻
等等

而在台灣,野團根本極少有坦會去做那些日本坦嘗試卻失敗的事。
沒做、失誤也沒人會和你說啥。
劍鬥在台灣報火力進來,戰鬥中開防禦模式的一堆
BOSS攻略的細膩度當然有一段差距,坦打補的陣形,整體合作的情況,
台灣就是一盤散沙。
真的要說台灣玩家哪裡不如外國,
我覺得就是,台灣人玩遊戲比較隨便(這有好有壞
而且雷人嚴重缺乏體諒他人的心態吧,
講白了就是別人怎樣他不在乎,
只在意自己能爽。

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唱歌最難的不是關聲帶…

而是維持共鳴腔空間
所謂的喉頭位置

很多歌唱教學系統都在強調維持穩定、固定的喉頭位置
不過就我個人觀察來看
特別是在流行樂,真的有到中立的只怕是極少數
即便是自稱其喉頭係固定的老師,高音聽起來也是略微變薄,並不像真正中立喉位的聲音
畢竟喉頭愈高,共鳴空間就愈小,空間一小,聲音厚度就少了

起先我以為聲帶有關好,聲音就是真音、或者像胸聲一樣
但後來發現,聲帶就算有關,共鳴空間的變化對聲音是很大的
一般隨著音愈高,喉頭也會昇高,過了換聲點,甲狀軟骨也開始明顯前傾(喉結變位)
過換聲點後聲音明顯有變薄

唱過換聲區往上爬,想保持中立的位置,是愈來愈難
想像聲樂那樣保持低喉位,更是……要個鋼鐵般的肌群吧
如果說歌唱天份的差異在哪,
我覺得差最大的是天生的共鳴空間(VOCAL TRACK)的差距
就算天生音不高是個普通男中音,天生或是後天練過換聲區
天生共鳴空間大些的,唱過換聲區就是比其他人MAN
可以兼具MAN度和高音爽度

我這廢渣就繼續練,看看最後能走到哪吧